台灣家庭第一協會 精選文章

親子衝突的故事,為什麼多半由媽媽和孩子來詮釋?

作者:Author’s Name | Mar 29, 2021 9:32:44 AM

不管是書或電視劇,在描寫親子衝突關係上,為什麼多是媽媽與孩子來詮釋?沒有人天生就很會教養,甚至有祖母級學者呼籲父母可以“停止教養”。但在揚棄教養之前,該檢視社會對母親的期待經常過於沉重,常常忘了父親也是育兒路上必須一起同行的夥伴。

還記得公共電視影集《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》剛推出時,便引起廣泛討論,當時我的臉書洗版文也充斥著相關的評論或觀後心得,身為父母的我們,不管主動或被動,似乎都被捲進這波風潮。

網路上部分的文章將焦點放在父母和孩子同樣的無助,我們常常忘記“做父母”是學習的過程,大人也會焦慮彷徨,隨時需要拉一把的協助。但更多的是無情赤裸的指控,檢討的聲浪指向那些以愛為名,對孩子進行高壓鉗制和規訓的父母,特別是母親。

幾年前看過吳曉樂作者的原著,不論是書還是電視劇,在親子關係中和孩子對決、撕裂的身影,幾乎都是母親。這不僅反映出日常真實的安排:媽媽往往是孩子主要的照顧與教養者,更揭露社會對媽媽的沉重期待:我們的肩頭上背負孩子的未來,成功或是失敗。但,為什麼是媽媽?被給予教/養任務的是媽媽?當孩子病了、受傷了、失控了,被控訴、被譴責的還是媽媽?

誰天生會教 / 養小孩?

成為母親後,我發現養育小孩不是女人的天賦本能,小孩哭了,怎麼辦?打噴嚏是過敏、還是著涼?天熱天冷,衣服該怎麼穿?這些聽起來簡單不過的問題,我都花了好長的時間摸索。養孩子,沒有可以按圖索驥的說明書,沒有可以參照的標準答案,孩子的成長,得依靠“我們”彼此的合作。括弧裡的我們,理論上除了孩子和我,應該包括我的另一伴。

不過,小孩還小的時候,因為先生的工作需要值班,加上他常以“我不會”、“我不知道該怎麼辦”、“我會緊張”等聽起來十分合理的藉口,造成他在育兒過程中的低度參與(雖然他已是同儕中蓋章認證的好爸爸)。

孩子脫離四腳動物,開始發展他和這個世界的連結後,先生不時語重心長的對我說:“我不會教孩子”、“孩子就給你教了” 。我雖然明白在原生家庭裡受挫的親子關係,讓另一伴失去信心,但這些說法,聽起來還是很像推諉之詞。我經常忍不住翻白眼回道:“誰會教小孩啊!”起碼,我的專長絕對沒有“教/養小孩”這一項。

是可怕的明 ?

閱讀的短文,“黃金關鍵期”、“兒童發展”、“左右腦開發”成為育兒、教養的咒語。專家、名人與成功部落客出版的“教養書籍”開始攻佔暢銷書市場,入侵媽媽們的日常生活,但我們可曾想過,“教養”這個概念,其實是非常現代的產物。

心理學家愛麗森.高普尼克在《教養是一種可怕的發明》一書中指出,教養作為動詞,在70年代後的美國社會,才廣泛地被使用和討論,“照顧孩子”慢慢脫離親子關係中愛的本質,逐漸發展為任務導向的工程,透過教養,我們期待將孩子捏塑成“優秀”、“成功”的人。

我們越來越難享受和孩子單純相處、親密互動的時光,而是將時間規劃為有教育意義、促進智識發展的活動。而媽媽往往一手包辦所有的安排工作,同時也為孩子的各種“萬一”焦慮:萬一他表現不如預期,萬一他沒念名校,萬一他的人生失敗…。

重新思考育兒教的分

高普尼克在她的書裡,邀請父母停止“教養”,期許家長不再做雕塑孩子的木匠,而是扮演園丁的角色,園丁無法操控天氣,所能做的是為孩子的成長提供肥沃的土壤、安全的環境,讓他們跟隨四季、氣候的變化,綻放自己精彩的生命。

我認同高普尼克的理念,卻又知道在被“教養”全面滲透的生活裡,執行起來有多艱難。在“揚棄教養”能成為一股力量之前,我們可以先重新思考育兒教養的分工,打破“媽媽是最佳照顧者”的迷思,讓“錯過孩子的成長”不再是許多父親的遺憾。

在育兒、教養跌跌撞撞的路上,有夥伴一起同行、破關;當面對與孩子的衝突、劍拔弩張時,沒有人需要獨自承擔所有的壓力。這不是因為科學研究主張,爸爸的參與會影響孩子的學習發展,而是回到親子關係本身,不論你是母親或是父親,借由照顧過程,愛孩子與感受孩子的愛,都是生命的禮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