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如果你怎樣怎樣…我才會如何如何…”
許多父母常會對孩子說這樣的話,根據荷蘭大學的實驗發現,相較於有條件的接納孩子,當孩子感受到自己被無條件的接納與包容時,面對挫折時更容易恢復信心。
“如果你不哭,我才抱你!”,這是對小嬰兒說的。
“如果你不乖乖練鋼琴,我就不讓你看卡通。”,這是對學齡前兒童說的。
“這次考試如果沒有前三名,我就不帶你去迪士尼樂園玩。”這是對更大的孩子說的。
幾乎所有家長都曾經使用過這樣的句型來“操控”孩子,包括我在內。“如果你不怎樣怎樣……我就不會如何如何……”,這樣的話術確實很好用,好比在驢子前面掛了一串胡蘿蔔,讓孩子為了追逐前方的“好東西”,進而轉化為驅使自己往前的動機。
不只是家長,老闆們也都是這樣對員工的。他們常說:
“如果你這一季沒達到KPI,我就不給你加薪。”
“如果你談到這個案子,我才讓你休假。”
這種威脅利誘的做法,雖然提供了工作動機,但大家骨子裡都清楚,這不過是血淋淋的利益交換罷了。當老闆用這種句型和你對話,你並不會感覺老闆「愛」你,乃是各取所需,互不相欠,當中並沒有溫暖的成分。
溫暖的家,是父母與孩子談情說愛的地方,反覆和孩子談條件,並不是一件好事。心理學家兼兒科醫師卡爾.羅傑斯(Carl Ransom Rogers)曾經說過:“人心最大的需求,就是能夠被他人『無條件的接納與包容』。”而最適合扮演『無條件接納者』角色的,當然就是自己的父母與家人。
荷蘭烏特勒支大學(Utrecht University)曾經做過一項研究:他們邀請二百四十七位年齡在十一至十五歲的兒童(青少年),進行了一項心理測驗。測驗時間只要十五分鐘,內容非常簡單,孩子們被分成三組,發下紙筆,請他們一人寫一則故事。
三周之後,剛好是學校期末考,同學們有些人考得不錯,有些人分數不甚理想。成績公佈之後,老師邀請同學們填寫一份心情評量表,比如:“你感覺沮喪嗎?憤怒嗎?或是高興嗎?得意嗎?”之類的情緒指標。
有趣的事情發生了!三周前被分發到第一組《曾被無條件包容與接納的孩子》,即使考試考差了,也不會太過沮喪或自卑,恢復自信心的速度也比較快。反之,另外二組孩子的情緒,與成績呈現高度相關,成績好的人會得意忘形;成績不好的人會陷入沮喪憂鬱,需要更長的時間才能恢復自信。
這個實驗告訴我們,經歷失敗挫折的孩子,只要心裡有一點點溫暖,想起“不管我的表現有多糟糕,世界上至少還有一個人,曾經無條件的接納我、包容我”,這麼一個單純的信念,就能支撐他度過情緒的低谷,從失敗中重新站起來。而這個能無條件接納他的人,或許是好朋友,可能是好老師,最理想的對象,當然是父母及家人。
我反省自己每天跟孩子說了這麼多話,這些日常的用詞中,是否有讓他感受到父母的心,是可以無條件的接納他,與愛他呢?回到一開始的問題,“如果你不怎樣怎樣…我就不會如何如何…”這樣的話術雖然很好用,但是如果我們對孩子每一天的每件事,都這樣用言語威脅利誘,是否會讓孩子誤以為父母的包容,是必須用條件交換而來?
更糟糕的用詞還有“如果你沒有怎樣……我就不愛你了、我就不要你了、你就不要回來了、你就丟盡我們家族的臉!”這些話千萬、千萬不要說出口,你會讓孩子挫折忍受度變低,更容易失去自信,最後走向自暴自棄。
或許我們可以先踏出第一步,將上述的用語從負面表述,轉為正面鼓勵。比如說“如果你達到這個目標,就有額外的獎賞”,這比“你如果沒做到,我就收回某個你喜歡的東西”,聽起來舒服太多了。
別小看愛與包容的威力,在上述荷蘭的實驗中,同學一個溫暖包容的舉動,就可以帶給孩子提升至少三周的挫折忍受度。想想看,我隨便舉個例子,如果父母每週一次和孩子組隊玩桌遊,然後不管他犯什麼錯,我都百分之百給予支持與鼓勵,這樣豈不是更能帶給孩子自信的能量呢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