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lue
親職教育

孩子的本分,不應該透過獎勵來誘發!

image description

小孩在成長過程中慢慢學習建立習慣,有些家長會以“表現良好就給予獎賞(貼紙、餅乾、玩具、看電視...等)的方式”增強孩子的學習動機,但是有些父母發現,時間久了這些方法的成效愈是降低,幫助孩子養成好習慣該用什麼方法才正確呢?

在日常生活上,成人必須讓孩子瞭解:“不是每件事都要你『喜歡』才做的;有些事情就算你『不喜歡』也需要做,”例如:玩玩具之後要收拾、時間到了要睡覺、每天都要洗澡、刷牙...等,這正代表著“自由不能沒有紀律”。

我一向不支持給孩子貼紙、蓋印章這種“代幣制度”,因為孩子很容易就會看清楚這方法背後的邏輯,然後反過來用在大人身上。所以,在此給家長一些建議與做法。

收拾玩具_工作區域 1

孩子做的“本分”不該給獎勵

孩子有很多在家裡要做的事情,其實是他的“本分”,因為他是家裡的成員之一。我們應該要把這些責任歸還給孩子,他才會瞭解在團體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權利與義務。

所以,孩子做“本分”內該做的事情,大人是不需要一直給予“獎勵”的,但我們可以在他做完後給予誠懇、具體、與即時的“鼓勵”,肯定他付出的用心、感謝他所花的時間,讓他從小瞭解自己是家裡一分子,瞭解一個人在團體裡面有所得到的同時,也要有所付出與貢獻。這不是遠比為了誘使孩子表現好而給予獎賞好嗎?

孩子在0-6歲的發展階段,有著探索環境、與適應環境的強烈內在需求,此時正是讓孩子學習“照顧環境”,並藉由讓他幫忙家裡各種事務來融入環境、讓孩子對所屬環境與文化產生歸屬感的黃金時期。孩子在這年紀從事個人日常生活上的活動與練習,是快樂的、滿足的。他並不需要獎勵,因為對他而言回應到內在的發展需求,就是給他最大的獎勵。

另一方面,東方學者張孝儒在其的著述『幼儀雜箴』曾說:“得乎道而喜,其喜曷已;得乎欲而喜,悲可立俟。”意思是:如果讓孩子做到自己該做的事(讓他從事融入環境的工作),他內心就會感到很踏實,其歡喜是內在的、持久的;但如果是透過滿足欲望而得到的歡喜,是短暫的、而且會有副作用的。由此可知,用獎賞的方式來激勵孩子的表現,並不是上好的手段。

與其“因為孩子表現好而送他禮物”,不如“因為愛孩子而送他禮物”。父母要給予孩子的是“無條件的愛”,注意不要落入“表現好所以送禮物”的誤區,反而把父母對孩子的愛矮化。

所以,蒙特梭利的教育提倡:從小就要培養孩子在日常生活裡學習“照顧自己”、“照顧環境”的能力,他的內心才會得到深層的滿足。這種“能把自己照顧好,有能力照顧環境與別人”的喜悅、價值感與成就感,是再多錢也買不來的。

讓孩子經歷選擇後的結果

不用獎勵,不交換條件的話,該怎麼培養孩子照顧自己、照顧環境

我們應該讓孩子從小就透過生活瞭解,不是每件事只要他想做就可以做,不想做就可以不做。有些事情,我們是有責任去要求孩子的。該盡的義務,不應透過獎勵或交換條件來誘發,但應該透過環境中的“紀律”、以及他選擇後的結果,來讓他瞭解。孩子必須在生活上逐漸瞭解這點,在人格上、社會化發展上才會往正確的方向邁進。

當孩子沒有做該做的事情時,建議父母可以使用“兩個選擇”,來讓孩子“經歷選擇不做的後果”。例如:“如果你把玩具收拾好,媽媽等一下就可以跟你講故事了;但如果你還是不收玩具,那等一下的故事書時間,我們就要用來收拾玩具囉。”我們可以讓他知道收玩具與不收玩具的後果,並讓他選擇。再透過讓他體驗選擇後的結果,來學習如何在下次做出更好的選擇。同時,我們在給予孩子規範時,可以練習把“負向的語言”改為比較“正向的語言”如:

“孩子!你再不收玩具,我等一下就不講故事給你聽喔!”(威脅句)改為:“孩子,你快點把玩具收拾好,等一下就可以講故事囉!”(鼓勵句)

“怎麼還不收玩具呢?等一下取消故事書時間了!”(質問句、責備句)改為:“孩子啊?怎麼還不收玩具呢?是不是有什麼事了?”(詢問句、關懷句)

在孩子收拾好後,也不要忘記跟孩子說:“媽媽看到你把玩具收拾得好整齊喔,謝謝你這麼地努力,媽媽覺得你越來越負責任了!”(肯定句、鼓勵句)

透過“正向語言”與“兩個選擇”來養成孩子規範,孩子也會因此對自己的“本分”有著更正向的認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