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ed
親職教育

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,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對待。

image description

花時間學習瞭解孩子很重要,孩子的品格、夢想、弱點,才有機會在我們面前展露,我們也才有機會調整教養的方式,滿足他們的需求。只有密切觀察,才能幫助孩子發現他們被賜予的特殊天賦。

最近我的大兒子因為要做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,飽受心理煎熬。坦白說,孩子心裡已經夠亂了,爸爸媽媽還給了他截然不同的建議。這種情形有可能發生在任何一對夫婦身上,但對父母來說,重要的不是父母口徑一致,或明確指出一條路要孩子照著走,而是在意見不同時尊重彼此,也讓孩子有聽取不同意見和選擇的機會。生活錯綜複雜,前方的路有時神秘難辨,甚至令人提心吊膽。老實說,儘管兒子最後決定聽從我的建議去做,但我根本不確定他選擇的是否就是最好的路。

唯有明辨孩子的優勢和好惡,家長才能全力幫助孩子設定合理的目標。我不認為讓孩子念名校,就表示我們是好父母,因為多的是糟糕的父母把孩子送進一流學府。許多父母強調孩子的學術成就,學歷儼然成為高社經地位的同義字。然而就算讀的是頂尖名校,這看似優勢的一點,對於無法信賴、沒有愛心、表現無理的人而言,並無加分效果。從長遠來看,性格決定命運,家長不得不正視這個事實。

家長對孩子的期望有很多,可能是成為職業運動員,或是專業音樂人、明星,可是這些追求到了某一個程度,可能就無法超越。當然,運動或音樂的學習與訓練都不會白費,只是家長若一味不切實際,期望自己所想的,與孩子的自我認同感必有關連的話,孩子只會感到痛苦。

父母的期待_工作區域 1

孩子出生不是實現父母的

人很容易受到來自身邊的人影響,比如一句「鄰居的小孩考上台大,但他還沒有我們家兒子聰明呢!」;或是來自家族傳統,「我們家族都是當律師、醫師、老師,孩子也要繼承衣缽」;或自己對未來的恐懼,「如果孩子沒有念甲校或乙校,未來就找不到好工作」等等。

拿孩子去跟別人比較,永遠是不智之舉,拿他們去和爺爺或家族其他人比較,也好不到哪裡去。我們可能無法完全杜絕外在因素的影響,但決定孩子未來最重要的關鍵,應該是幫助他認識自己、期待自己成為一個什麼樣的人,身為父母應該全力協助,而不是讓孩子為了滿足我們不切實際的期望,而過著讓自己大失所望的日子。

孩子對待生活的方式各有不同,我們可以在自己家裡密切觀察。當孩子和父母有高度的相似之處,顯然是受到遺傳或潛移默化影響的關係,但也僅限於此,他們終究會發展成很不一樣的個體。因此,每一個孩子從很小開始,就需要用不同的方法去對待。